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心理學考研-學碩 > 心理學考研學校
寧波大學心理學考研概述
寧波大學是一所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由浙江省和寧波市共建共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chuàng)立,鄧小平同志題寫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高起點地開始了辦學歷程。1996年,原寧波大學、寧波師范學院和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三校合并,組建新的寧波大學。1992年列為全國高校招生第一批錄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建設大學,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優(yōu)秀等級,2005年碩士點突破50個,科研經費突破1億元,2007年被增列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獲得3個博士點并于當年招生;“十一五”期間學校獲得了2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2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和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在學校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過程中,眾多海內外“寧波幫”和“幫寧波”人士給予了大量幫助和廣泛支持。
教育心理學
一、考查目標
1、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對學校教育工作的啟示。
2、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基本規(guī)律和主要理論,說明和解釋有關教育現象,解決有關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
二、考查范圍
一、教育心理學概述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教育心理學的起源、發(fā)展和趨勢
二、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心理發(fā)展的內涵;認知發(fā)展和人格發(fā)展的規(guī)律;心理發(fā)展與教育的關系。
2、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認知發(fā)展與教學的關系;認知發(fā)展理論的教育啟示。
3、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理論;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人格發(fā)展理論的教育含義。
4、社會性發(fā)展的內涵;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攻擊行為及其改變方法;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及培養(yǎng)。
5、心理發(fā)展的差異性與教育。
三、學習及其理論
1、學習的實質;學習的種類;學生學習的特點。
2、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及其教育應用。
3、認知派的學習理論及其教育應用;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
4、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
5、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與應用。
四、學習動機
1、學習動機的內涵、學習動機的分類;學習動機的作用。
2、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學習動機的需要層次理論;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期望一價值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自我價值理論。
3、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
五、知識的學習
1、知識含義及其類型;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獲得機制。
2、知識理解的類型;知識理解的過程;影響知識理解的因素。
3、知識遷移的種類與理論;促進知識應用與遷移的措施。
六、技能的形成
1、技能及其特點;技能的類型;技能的作用。
2、心智技能的形成與培養(yǎng);操作技能的形成與訓練。
七、學習策略及其教學
學習策略的性質與類型;認知策略及其教學;元認知策略及其教學;資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學。
八、問題解決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1、能力的基本理論: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理論;智力結構理論;加登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論。
2、問題解決的實質與過程;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
3、創(chuàng)造性的內涵與心理結構;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措施。
九、社會規(guī)范學習與品德發(fā)展
1、社會規(guī)范學習的含義與特點;社會規(guī)范學習的心理過程
2、品德發(fā)展的實質品德的形成過程與培養(yǎng)
3、品德不良的含義與類型;品德不良的成因、糾正與教育。
其他同學還關注:?心理學考研輔導體系 ? 心理學考研必勝習題庫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心理健康的內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與內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主要參考書:
1、張大均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陳琦、劉儒德主編:《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編輯網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勤思聯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zxh5516 )
關注公眾號
送心理學大禮包!
點擊在線咨詢
010-864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