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心理學考研-學碩 > 心理學名人及導師
張西超 心理學 北京師范大學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工會主席
研究方向:職業(yè)心理健康(OHP)、員工幫助計劃(EAP),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組織戰(zhàn)略壓力管理;員工工作壓來管理與應對、職業(yè)倦怠、反生產(chǎn)力行為和不文明行為;工作場所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場所危機干預。
學習經(jīng)歷
2002. 09 ~ 2008. 07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博士研究生
2000. 07 ~ 2000. 08 香港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管理學研究方法學習班
1998. 09 ~ 1999. 07 香港中文大學林孟平教授 心理咨詢碩士班
1996. 09 ~ 1999. 07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 碩士研究生
1988. 09 ~ 1991. 07 山東泰山醫(yī)學院 臨床醫(yī)學系
1985. 09 ~ 1988. 07 山東單縣第二中學
工作經(jīng)歷
自1999年留校以來,先后任北師大心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xiàn)兼任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副秘書長。
“發(fā)表論文
Yang, L.Q., Johnson, R.E., Zhang, X.C., & Spector, P.E. (2008, April)。 When self-identity meets occupational str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Society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CA.
Yang, L.Q., Spector, P.E., Zhang, X.C., Johnson, R.E., Rodopman, O.B., & Li, H.Y.(2007, August)。 The roles of negative emotion and sensitivity to injustice in the organizational justice-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relationship. Paper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symposium ”The antecedents of voluntary work behavior: Stepping further“ (L.Q. Yang & P.E. Spector, Chairs), at the67th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Yang, L.Q., Xu, X., Allen, T.D., Shi, K., Zhang, X.C., & Lou, Z.Y.(2008, April)。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in China: Stress Less or Stressful?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Conference of Society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CA.
Yang, L.Q., Zhang, X.C., Spector, P.E., Thorp, S. & Conklin, M.(2008, April)。 Workplace incivility in Chinese employees: the role of core self-evalu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Society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CA.
Zhang, M., Zhang, X.C.,(2008 Oct)。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counseling in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pre-released prisoners. Poster presentation at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f Psychotherapy, Beijing, China.
Zhang, X.C.,(2008 OCT)。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counseling techniques among students who resumed their schooling after the ”5.12“ earthquake in China, Oral presentation at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f Psychotherapy. Beijing, China.
Zhang, X.C., Wei S.Y.,(2008 Oct)。 The effect of EAP in domain of OHP(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Oral presentation at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f Psychotherapy, Beijing, China.
Zhao J., Zhang, X.C.,(2008 Oct)。 Clients' satisfaction with counseling service in an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Oral presentation at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f Psychotherapy, Beijing, China.
車宏生,林曉婉,張西超,喬治宏。 (2004)。”伯樂相馬“之前做什么。 北大商業(yè)評論, 8, 68-75.
蔣獎,許燕,張西超。 (2004)。銀行職員職業(yè)倦怠現(xiàn)況及壓力水平的關系。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12, 178-181.
蔣獎,張西超,許燕。 (2004)。 銀行職員的工作倦怠與身心健康、工作滿意度的探討。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18, 197-199.
許燕,王芳,張西超。 (2005)。中國職業(yè)女性的職業(yè)枯竭狀況調查--中小學教師、警察、職業(yè)經(jīng)理人三個職業(yè)的比較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17, 39-45.
張西超。 (2003)。 員工幫助計劃(EAP):提高企業(yè)績效的有效途徑。 經(jīng)濟界, 57-59.
張西超。 (2003)。 直擊EAP:企業(yè)心理培訓。 企業(yè)研究, 3, 18-19.
張西超。 (2004)。 如何進行裁員面談。 中外管理, 88-89.
張西超。 (2004)。 壓力與健康--中國高級經(jīng)理人的壓力狀況調查。 財富(中文版), 62, 13-15.
張西超。 (2004)。 員工幫助計劃的發(fā)展及現(xiàn)狀。 義烏工商技術學校學報, 12-14.
張西超。 (2006)。 員工幫助計劃(EAP)及其發(fā)展現(xiàn)狀。 國際心理治療與危機干預學術會議暨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年會、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
張西超。 (2006)。 組織變革時誰來疏解員工的心理危機。 中外管理, 106-107.
張西超,程小青。 (2007)。 經(jīng)理人的壓力、幸福感與職業(yè)枯竭, 企業(yè)改革與管理, 12, 58-59.
張西超,連旭。 (2006)。 員工幫助計劃(EAP)的價值。 經(jīng)濟導刊, 71-72.
張西超,連旭。 (2006)。 組織變革中的員工心理壓力分析與應對。 經(jīng)濟導刊, 68-69.
張西超,連旭,車宏生。 (2006)。 IT企業(yè)員工壓力源、應對方式與身心健康的相關研究。 心理學探新, 26, 91-95.
張西超,肖松。 (2006)。 辦公環(huán)境與心理健康。 生態(tài)經(jīng)濟, 2, 90-92.
張西超,肖松。 (2006)。 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員工精神福利。 生態(tài)經(jīng)濟, 3, 45-47.
張西超,徐曉峰,車宏生。 (2005)。 高級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職業(yè)枯竭狀況及其與工作壓力的關系。 應用心理學, 11, 318-324, 329.
張西超,楊六琴,徐曉峰,車宏生。 (2006)。 負性情緒在工作壓力作用中機制的研究。 心理科學, 29, 967-969.
”出版圖書
《員工幫助計劃--中國EAP的理論與實踐》
《帶著快樂去上班》-企業(yè)員工職業(yè)心理健康自助手冊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wǎng)”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wǎng)編輯網(wǎng)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勤思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lián)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guolaoshi )
關注公眾號
送心理學大禮包!
點擊在線咨詢
010-864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