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考研官網

勤思教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勤思教育企業(yè)頻道 > 學員心聲-往期經驗-學員日記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傳播學碩考研:初、復試詳細備戰(zhàn)講解

  • 時間:2019-09-23 09:55:00
  • 來源:
  • 點擊數:

本文源自學生投稿,為學生真實考研經驗,勤思發(fā)布,轉載請申請。uw5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17年華南理工新傳備考經驗:無論如何請堅持uw5勤思考研-心理學考研,教育學考研,漢碩等專業(yè)課輔導!

當四月十號踏上回家的路程時,我感覺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起起伏伏,大起大落,有很多感慨,也有很多想說的話,包括對家人、朋友、老師、還有對自己。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一、初試
1、英語
學碩考英語一,專碩考英語二,這個不用我多說,相信大家都知道。我考的是英語一,相對英語二來說難度要稍微偏高一些??赡艽蠹覍ψ约旱挠⒄Z水平無法預估,在這里我可以給大家一個衡量標準。我是英語六級只考了一次,426多一分飄過,考研英語在認真復習了一年后考了60+分,分數不算高,但過線是沒有問題了。我把我的英語復習方法列出,大家可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酌情衡量參考。
我從5、6月份就開始背單詞了,前期每天背2—3個單元,背完就不管了,等一本書全部背完之后再回過頭來繼續(xù)背。到7、8月份提高背單詞的速度節(jié)省時間。在這里說一聲,單詞是基礎,也是王道,單詞的背誦要堅持到考試當天,當你背到一定程度時,基本速度就很快了。我記得在后期沖刺時期我每天能背5至6個單元的單詞,且總體下來考研之前那本紅寶書我來回差不多背了十幾遍。
英語的試題基本就做真題,不光是要做,而且需要分析,多看答案解析,多分析解題思路。得閱讀者得天下,考研真題練習中一定要重點放在閱讀和寫作上。首先說閱讀,文章讀懂了不一定能做對題,沒讀懂也不一定做不了題,所以一定要仔細認真去做題。其次說寫作,有前輩說寫作可以在后期的時候背模板,但是,我的建議是,盡量早點上手。無論是大作文還是小作文,我都建議能早點開始練習,定期練習,可以一天一次,也可以兩三天寫一篇。最后說完型和翻譯,這兩個題型相對來說得分都很困難,且分值比較小,所以我一般是定期練習,對答案,找規(guī)律,盡量對正確答案不深究。真題需要反復做,不需要去找模擬題,那些都很難且不太切合真題規(guī)律。我當時把近10年的考研真題做了3—4遍,當然,也可以適當地選近兩年的真題留著先不做,作為模擬題用。
 
2、政治
政治復習相信很多人都說過了,絕對是一門投資少,見效快的專業(yè),分數與付出成正比。基本從9月份開始著手準備復習即可。如果有報輔導班,跟著輔導班上課就沒問題。到了后期11月份就可以進入狂背模式了,背基礎知識點,我用的是風中勁草,里面的知識點很規(guī)整全面。當然,也要看自己的復習習慣,有的人就更喜歡看大綱,覺得那個知識點更詳細。
 
3、專業(yè)課
這里專業(yè)課雖然是兩科,但我想把他們做一科來說。
 
《新聞學概論》這本書比較基礎,內容通俗易懂,背誦起來難度不大,建議劃重點再背。做一份好的筆記,自己再作補充整理,形成自己的框架筆記,這樣背起來效率會更高一些。
 
《傳播學教程》這本書非常重要,且初讀起來晦澀難懂,但是很遺憾,它考的分值比重非常大,所以不管多難,都需要盡力看。由于我是跨考生,很多理論都不是很能理解,所以我都是反復背,邊背邊理解。我是從網上下載的筆記,再自己做的一些整理和補充,按照那個知識點框架來背的?;旧暇褪前堰@本書從5W上來進行劃分分系統(tǒng)背誦。
 
《網絡傳播學導論》這本書的作者是華南理工的蘇宏元教授,我看的就是這本書。不過也可以用彭蘭老師的那本書代替,個人選擇吧?;旧线@本書的內容不算多,且比較容易理解和背誦,總體來說備考難度不大,只要做好筆記,畫好重點,按部就班的背誦就沒什么問題。
 
《視聽傳播史論》這本書是李幸老師寫的,簡潔精練,很有概括性,而且特別有意思,很多前輩都說可以當小說看。我覺得把他當小說看說得有點夸張了,但是跟其他的課本比較,這本書的確是比較有意思的,不枯燥難懂。我對這本書的看法就是,看過一遍之后就背吧,考試不怎么考歷史和年份,但是會考一些概念性的東西,比如直接電影和真實電影的區(qū)別,格里爾遜和弗拉哈迪等。也沒有什么重要的章節(jié)之分,每一章都考過,所以大家就狂背吧。
 
《品牌傳播學》這本書是段淳林老師主持編寫的一本書,內容很全面也很容易理解,沒什么別的訣竅,就是背誦。里面的有些案例已經比較舊了,可以在看書理解的過程中自己加入一些覺得比較經典的案列來結合記憶,這樣有助于在答題過程中打開思路。
 
《整合品牌傳播》這本書同樣也是段淳林老師主持編寫的。他涉及到廣告和營銷的部分內容,其實筆記內容是比較少的,很精煉,而且說真的,有點難看懂,并且性價比相對來說不太高,我記得往年真題這本書考的分值很少,17年的真題就考了一個簡答題10分,當然,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不排除之后的考試會加大這本書的考試分值,這個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所以我建議是結合著《品牌傳播學》這本書來理解背誦,把書讀透。
 
二、復試
這次的復試我想說,很遺憾,沒有通過。我的初試成績在統(tǒng)考生的排名中是比較靠后的,分值差距不大,所以在復試過程中并沒有引起重視,這個希望大家謹記,做到步步為營,一刻都不能放松。
復試分為英語面試、筆試、專業(yè)面試三個環(huán)節(jié)。
英語面試我認為還是需要準備一下。華工的英語面試很少會涉及到一些生活類的問題,比如喜歡的電影,喜歡的書籍等等一些,但這些東西可以在你們的自我介紹中呈現,讓考官更加了解你。華工的英語面試都是抽題,給你五分鐘準備時間然后進去答題。都是一些比較專業(yè)性的題,比如說說社交媒體的利弊、說說技術給人帶來的影響等等。今年的英語面試有三位老師,看起來都很溫和,面帶微笑,所以也不會太緊張。其中有一位臺灣老師,據很多前輩說很帥很溫柔,當時他坐右邊,所以我也沒注意,不太清楚長什么樣,也算是遺憾吧哈哈哈。
再說說筆試,我這次復試的失敗點就在這里。千萬不要以為初試成績還行筆試就沒問題,真的不是這樣。我們當時是給了一個題寫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論文。我天真的以為真的只要1500字就夠了,結果交完卷以后才發(fā)現,大家都寫了4、5000字,唯獨我的只有差不多2000字,導致我的筆試成績是最低分。所以請記得,不管要求多少字,都要盡量多寫,有兩個小時的時間,足夠寫更多的東西了,因為筆試的題目比較難,所以盡量把你知道的東西往上堆吧,字數很重要,真的,超級重要。至于說筆試題應該怎么準備,看論文吧。去知網上搜華工導師的論文來看,朱劍飛、蘇宏元、安然等老師的近三年的論勤思要看看,看看他們目前關注的行業(yè)熱點,學術前沿相關課題等。
最后我說說專業(yè)面試,因為專業(yè)面試占的比重是最多的,所以在復試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功課,我覺得做一份精美的簡歷是必要的,讓老師能夠快速地了解你。專業(yè)面試的形式跟英語面試一樣,也是抽題,給你幾分鐘時間準備,然后進去向老師做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后就開始答題,一般是五個題目任選三道來答。答完之后老師會根據你的答題情況和你的簡歷來提問,前后差不多15分鐘左右。這里說說面試技巧,首先,一定要有禮貌,對老師說話要恭敬一點,面試老師大多都是很溫和的,不會故意為難你;其次,簡歷一定在漂亮的基礎上保證真實性,因為老師會根據你的簡歷來進行提問,如果沒有的經歷,千萬別往上寫,不要給自己挖坑;最后,不要緊張,實事求是,會就是會,不會的題盡量答,但是別不懂裝懂,面試除了看專業(yè)性,其實更重要的是看你的應變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后來調劑到另一所廣州的211院校,在那個學校面試的時候遇到的題不會,我就老老實實跟老師說這個題我并沒有仔細了解和學習過,但是我可以具體說一說XXX,把話題轉一下,盡量引到你會的地方。
 
好了,說完華工的復試,文章基本就可以結束了,其實后來結果出來的時候我不意外,筆試成績太差,所以自然就落選了,希望大家一定一定要吸取我這個教訓。那幾天我的心情差到了極點,本來都沒做調劑的打算了,因為華工的復試時間比較晚,大多院校的招生工作都已經結束了。但是很幸運的是我又調劑到了廣州的另一所211院校,名額不多,好在我的初試分數比較高,所以很幸運地被通知可以去他們學校參加復試,比較戲劇性的是,當時接到電話通知復試時我正在廣州高鐵站候車,正準備打道回府找工作,接到電話的我立馬在開車之前把票給退了,感覺真的是被上天眷顧了。
 
雖然復試過程比較艱辛,經歷了一系列的起起伏伏,心情的大起大落,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更多的是感恩,感謝在復試上給我?guī)椭母魑?,提供經驗的學長、互相打氣的同伴、給予指導的導師、在我落選華工時不斷安慰我的朋友和閨蜜,以及調劑過程中給我?guī)椭?、幫忙打聽消息的朋友和長輩們,這些人的努力都使我在這段經歷中更加堅強和樂觀。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順利考上,畢竟在備考過程中付出了多少,放棄了多少我都是清楚的,整個過程的孤獨、苦悶和壓抑我也深有體會,我想說的是,你們現在經歷的,我曾經也都經歷了,你們現在的孤獨感,我也都認同,所以我仍然勸你堅持,堅持到最后你會發(fā)現,一切都會不一樣!
 

喜歡本文章的同學,還喜歡下列同類型的文章: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zhàn)考研,勤思考研為每位考生準備了一份考研資料,資料包括心理學、教育學、漢碩等專業(yè),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所有申請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對應專業(yè)資料。資料會在三個工作日內發(fā)放,如果沒有解決,大家可以到“勤思考研自習室”微信公眾號投訴。

本網聲明:

凡注明“來源:勤思教育網”的作品,版權均屬勤思教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除此之外的其它來源資料系本網編輯網上搜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不代表勤思贊同其言論或立場。如涉及作品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勤思聯系,我們會及時注明來源或刪除,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聯系郵箱:hezuo@qsiedu.com。

(責任編輯:qs_wujiarui )

回到頂部